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建筑 大型会展体育建筑 文化教育建筑 商业办公建筑 居住建筑 城市设计 校园规划 景观设计  
2004--常熟图书馆

文化教育建筑

时间:2001--2004

地点:常熟市

规模:用地面积39,850平方米

建筑面积10,628平方米

设计成员:宋晔皓等

获奖:荣获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度优

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5年荣获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设计说明:

总体布局

常熟图书馆位于常熟老城区西侧,东临书院大街,南临西门大街。

设计地段西南侧有1915年建成的民国时期常熟县立图书馆,西侧远处山麓有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台、1936年建成的老图书馆、翁同龢曾经读书的游文书院等,北侧是经改建的常熟市博物馆。

图书馆主入口布置在东侧,门厅与展览厅合一,位于入口广场西端。门厅北侧为后勤部分,包括办公、古籍、多功能厅和读者服务部等。古籍部位于二层,门厅北侧有楼梯直接通达。多功能厅和读者服务部均设有单独出入口,多功能厅可同博物馆结合起来,统一使用。门厅南侧为阅览区域,其中,主阅览室位于东侧,少儿部位于图书馆的西南角,艺文树院位于少儿部北侧。

总体布局的特点如下:

让山:建筑整体尽量西退,减弱建筑对山的遮挡。而建筑北侧的多功能厅尽量南移,增大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距离,让出沿书院大街的观山视廊。

院落式布局:图书馆各功能单元均围绕各具特点的院落布置,塑造出幽静高雅的环境氛围。

避让现状树木: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将避让现状树木,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保留了原有的成年银杏树和香樟树,形成了独立的树院。

环境设计

1.院落:各具特色的入口广场、水院、树院和竹院构成了图书馆景观设计的重点。

入口广场两侧为水道和涌泉,寓意为“源远流长,人文日新”。

水院的两侧是连廊,结合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阅览室直接对外廊开口,这样围绕水院构成了可供市民休闲的亲水空间。水院的设计为比较理性和严肃的中轴对称形式,材料简洁,有助于表达“宁静致远”的寓意。水院北侧是多功能休息厅,结合玻璃外墙和天窗的设计,塑造出简洁,却又有着丰富光影效果的室内空间。

树院与水院隔游廊相望,主要是保留的银杏和香樟树,寓意为“得天然趣”。

竹院利用江南常见的竹林,取“志存高远”之意。

游廊钢结构轻制,一方面抽象表达江南园林中游廊的概念,另一方面可减少对原有树木根系的破坏。

2.东南侧为大面积的景观水面,符合江南古学堂,跨水过泮池而入的特点,同时增加了景观的现代气息。

功能流线

货运:货流由建筑东北侧入口运入图书馆。

人流:工作人员由建筑东北侧竹院边进入,而主要的读者人流则经过主入口广场和南侧入口进入图书馆,少儿部单独出入口位于建筑西南侧。此外,建筑东北角布置了多功能厅和读者服务部的单独出入口。此外还设计了观山流线:市民可以从门厅两侧的台阶直接到达上人屋顶平台,市民还可以经由图书馆南侧的大台阶,抵达树院,进而到达西侧的屋顶平台,观山远眺。本设计按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了残疾人出入口和残疾人专用厕位。

消防车:利用建筑周边道路和广场形成消防环路。

造型处理

建筑东侧主要功能为门厅和阅览室。门厅为一层,顶部设计了遮阳处理的玻璃天棚,体现江南特有的精工巧作和现代建筑重视技术的特点。

东立面一层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墙,局部采用垂直遮阳格栅作为遮阳构件和装饰构件,二层出挑,同时采用角窗、凹窗为主的采光方式,避免东向直射阳光的眩光影响。二层走廊上的玻璃廊子则给人以透明澄净的感觉,阅览部分则设计了天窗,既可利用高效的天光照明,改善室内自然光照明效果,达到节能的目的,又对常熟老建筑常见的老虎窗进行了现代转译。

南立面采用了局部有可折叠百叶窗扇的玻璃幕墙。为呼应现状保存建筑物的城市肌理,顺应旧有建筑的态势,将少儿部南立面偏转了一个角度。此外,南立面的大台阶方便了公园游客通过大台阶抵达西侧屋顶平台,观赏虞山景色,局部的屋顶镂空则形成了丰富的光影变换效果。

西立面设计主要是通过叠退组织、变化丰富的体量关系,达到了让山的目的。

北立面主要是弱化多功能厅的体量,利用格栅,虚化多功能厅长方体的体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