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工业遗产——偶然与必然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工业遗产的改造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时候,刘伯英说这是偶然,同时也是必然。他是在2004年参加成都无缝钢管厂的改造竞赛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工业遗产的改造项目。“从那以后,我们意识到城市的工业企业搬迁,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通过这个规划我们也认识到这将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因此,工业工地更新和工业用地保护就成为他的重要研究方向。
工业遗产保留的意义
对于工业遗产,刘伯英不认为这时城市发展的障碍。他认为工业遗产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资源,更是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凝聚着我们的父辈和兄辈的汗水,是他们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所以对于我们的国家、城市、文化发展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建筑师的富有创意的设计,把城市中的这些宝贵遗产,转化为城市的文化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这样这些工业遗产就会发挥他们应该具有的重大作用。
创造所有人的记忆
工业遗产是我们的父辈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而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则就是已经停工的工厂而已,如何也为年轻人创造属于他们的工业记忆呢?对于这个问题,刘伯英认为其根本的问题就是你怎么看待劳动。他举了德国鲁尔区工业改造的案例,那里为了给年轻人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来到工厂里,体验作为工人参与劳动。孩子们在公园里玩耍嬉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劳动者在其中生产劳动的过程,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达到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新高度。而在我国,目前社会的风尚对于劳动的看法和理解产生了很大偏差,我们虽然保护了工业遗产,但是对于劳动光荣的这个思想,却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工业遗产保护的方面做的非常不够。
工业遗产中的环境问题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但是随着工厂的停产,废气、废水、噪声可能不会再有新的污染产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会逐渐得到恢复,但是废渣却是个会一直存在的难题。早有太钢李双良的搬渣山事件,近有云南的矿渣污染事件,对于工业遗产内的环境安全问题,刘伯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于环境最好办法是生态恢复,也就是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达到环境的好转。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待,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是不可能的,于是就采取了人为干预的生态修复做法。在做工业用地更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环境质量的评价,由专业的环境评价机构进行,测评环境污染的区域、污染的成分,按照区域内新的功能划分来制定生态修复方案。除了空气土壤的生态修复以外,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生产机器,同样需要进行污染的清除,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环境评价机构做出最后的环境评价。
首钢——长安街的最西段
作为刘伯英近期的项目,刘伯认为首钢是一个独特的项目。首钢位于长安街的最西段,虽然在人们的心理上距离很远,但是因为现代发达的交通,其实到达花费时间并不多。对于首钢,规划的中心是将其打造成为京西地区的新热点。在首钢计划策划一些大型的活动和事件,使其发展成为北京地区新的文化热点,并且通过这些事件,把京西地区的发展带动起来。
工业遗产保护国内与国外的相同于不同
对于国内和国外工业遗产的保护,在刘伯英开来很多方面都是不同,国外的工业遗产保护是在经历过大量拆除之后才提出的,而且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是和重树民族自信联系在一起的,如英国的成为“日不落帝国”正是基于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工厂的诞生,所以他们对于工业遗产的感情和认识和目前的中国人是不一样的。另外,国外的工业遗产保护处于城市化已经基本完成,城乡人口基本稳定,而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急速扩张,城市用地非常紧张,虽然我们引进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但是这依然使我们的工业遗产保护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
另外刘伯英也指出了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当798成功之后,很多工业遗产都在试图复制798模式,而这并不可取,他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遗产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创意的保护。没有系统地考虑如何保护工业遗产的保护,是我们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保护中开发运用的模式现在国内发展也不平衡,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工业遗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刘伯英在接受媒体采访